福建省建设两个先行区媒体要先行

作者:林娟
    端午节的鹭岛厦门迎来海峡两岸新闻业界和新闻学术界的一大盛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海峡导报联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创建的“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交流中心”揭牌。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近百名新闻人欢聚一堂,共襄盛举。省委书记卢展工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当前,我省人民正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海西先行,需要媒体先行。希望交流中心在加强两岸媒体互动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先行区,媒体要先行”。与会新闻人在交流和研讨中一致认为,新闻媒体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责任重大、作用突出,责无旁贷应当走前头、挑重担、当先锋。

先行区建设,需要媒体先行

    “新闻传媒是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社会共识和认同、协调社会全面有序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具,两个先行区建设亟需新闻传媒扮好先行者的角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从理论层面上对“建设先行区,媒体要先行”作了分析。他认为,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信息的沟通、信息的对称,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首先要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传递信息,让信息从相对对称到完全对称;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媒体要把群众的口头舆论和媒体舆论融合,进行舆论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形成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浓厚舆论氛围,将公众的思想统一到两个先行区建设上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使社会资源汇聚到两个先行区建设上来。这种作为,也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作为的体现。
    新华社港澳台部副主任薛建华说:“福建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正当时。回顾两岸新闻交流史可以看出,两岸交流,媒体先行。”记者从国台办了解到,截至2007年底,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达1.5万人次,大陆记者赴台采访近1000人次。目前,大陆已累计批准台湾13家媒体在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广州、昆明等地驻点采访,每次采访时间可长达半年;大陆数家媒体也获准在台湾驻点采访。两岸新闻交流,对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此次“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交流中心”成立,就是媒体先行的又一新举措,相信对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将大有助益。

媒体先行,面临新的机遇和责任

    “两岸长期隔绝的历史,使两岸民众处在一个 ‘咫尺天涯’的环境当中,这对两岸关系发展非常不利。必须加强沟通交流。福建提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深得民心,我们将积极配合。”台湾东森电视台亚洲台总编辑林天琼指出,在两岸沟通交流工作中,媒体记者总是冲在第一线。 透过媒体人员的交流,增强了了解和互信,并透过他们的文字、声音、影像,向一般受众广泛传播。有了新的信息流,就有新的机会。
    “媒体良性交流对两岸经贸、旅游、往来提供极大帮助。交流频繁后产生对信息巨大的需求,反过来促进经贸发展。”香港《中国评论》社长郭伟峰强调,媒体先行传导信息,就会有更多的台湾资本到大陆寻求商机,大陆资本也可以到台湾寻找机会,这种经贸交流必将为海西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前两岸关系为媒体先行提供了新的机遇。两岸新闻人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加强互动的强烈意愿。台湾《中国时报》副总编辑张景为说,两岸新闻交流在过去8年受到人为的干扰和阻挠,现在终于又回到正常层面,大家应当携起手来,共创新闻交流合作的新局面。他说,过去与大陆媒体的合作,常常只是点对点的合作。现在,要积极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两岸媒体的合作,相互扩大到点与面和线的合作。刚成立的“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交流中心”为这种合作搭建平台,与会者寄予厚望。为了给中心建言献策,张景为先生前一天晚上搜集资料,精心准备,一直忙到凌晨3点,他在会上一口气提出加强交流合作的6项建议。台湾TVBS主持人董智生认为,厦门是两岸交流一个最重要的平台,交流是全面的。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要给两岸民众提供全面的信息,在推动两岸交流中肩负重任。两岸新闻人要更多地增进了解增强互信,一起承担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使命。《财经》杂志总编辑胡舒立也强调大陆媒体人在两岸交流中的这种“先行”的责任感。他说,两岸交流正面临新的空间,新的机遇。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担负起了先行的责任,创办交流中心,搭建合作平台。我们要一起来努力,把中心办成联结海峡两岸、沟通视听传媒、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平台。

媒体先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两岸新闻交流目前已形成人员参访、信息互换、共同制作等三种模式,在下一步的先行中,就要力求在这些方面有进一步突破。例如海协海基两会复谈,大陆客赴台游即将成行,周末包机直航即将签约,越来越多的交流都需要更多的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采访。媒体要先行,增加驻点采访就是一种突破。”薛建华道出大陆媒体业界的共同心声。他期待还能开放更多的大陆地方媒体到台采访,并给予宽松的采访环境。驻点时间也要进一步延长,争取常驻。
    《海峡导报》社长马振霖、《南方都市报》副总编任天阳认为,如果都市报入台驻点采访,将可以利用都市报的多视角,把台湾全景信息展现出来。“地市报、都市报、网络媒体也可前往驻点。要把驻点从点扩展到线、到面。”他们提议,尤其是具有对台“五缘”优势的福建,要在两岸交流中勇当先行者,更需要在入台驻点上率先作为。因为开放大陆客赴台游后,将有大量福建居民到台湾探亲,周末包机直航成行后,福建的厦门或福州有望成为航点,福建媒体若能在台湾驻点,将可以对福建乡亲在台湾的情况包括一些突发事件作及时的报道,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岸的交流合作。
    两岸媒体合建传播平台、共建资讯平台、共同制作大型专题等也被视作媒体先行的突破口。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报道,两岸媒体相互协作,以最开放的信息,最真实的报道,感动了两岸,感动了整个华人世界。大家认为,这样的合作应当在更多的领域进行。例如大陆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主题报道,台湾媒体和民众都高度关注,两岸媒体就可以合作制作专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的重要时刻,两岸四地新闻人深深感到,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率先作为,为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两岸人民谋福祉,是两岸新闻人的奋斗目标和职责所在,一定要不辱使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6-12 11:32:24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