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研究打造“世界闽商”品牌

作者:小语 林楠

事件:闽商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2008年6月20日,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福建省原人大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营官出任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今天,闽商已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称号,也逐渐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而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的成立,致力于闽商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就为进一步打造“世界闽商”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闽商文化研究院是隶属于福州大学的一个学术机构,将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海西发展提供信息、思想、智慧与人才,以获取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并将致力建设成为福建最好的闽商文化研究机构和国际重要的汉学研究基地。

缘起:闽商研究众望所归

    近年来,随着闽商日趋活跃于中国经济舞台,享有“海外华商第一大商帮”之誉的闽商不仅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也渐成学术研究的热点。继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成立后,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的成立也是一个显著体现。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段时间以来,“商帮”现象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中国文化的话语圈里,晋商、徽商等“商帮”借助强势的传媒宣传而名声鹊起,同时引发了对其他“商帮”现象的研究与宣传,也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文化关系的深层思考。其实,这也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区域“商帮”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急需寻找本土文化支撑的强烈诉求。
    也正因此,近年来闽商现象引起海内外福建人高度而广泛的关注,成为大家最热议的话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商帮,在文化上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析与弘扬。由此来看,闽商文化研究院的揭牌成立,彰显出发起者与创办者的睿智与卓识。
    参加揭牌仪式的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张燮飞致辞中表示,“闽商文化研究院”这个新的学术载体的诞生,是世界闽商的“天大好事”,将为完善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将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发展的文化内在原动力,将为福建省“两个先行区”(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提供本土文化动力与支持。

意义:为海西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张燮飞指出,从区域特点看,闽商文化研究对推动海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国历史来看,闽商文化研究对丰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区域,从内陆视角看是“边缘”的;如果换一个角度看,福建在世界最大的水域太平洋的西岸,南面的南洋素来就有“亚洲地中海”之称。福建历来是海上进入中国的窗口与门户,从海洋发展与全球的视野来看,大陆的边缘区域恰是海洋国际交通的枢纽,是世界多元文化汇集、碰撞、比对、吸纳、融合的重要场所。
    历史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一幅场景:这些区域不仅在经济方面充满活力,在文化方面更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在文化与社会的转型期,这种大文化的边缘区域就有可能对该文化提供最有益的滋养。自唐宋以来,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中国东南沿海就领时代风气之先,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而欧亚大陆的欧洲南部沿海就是著名的文艺复兴的发源地,那些新思想都是在海洋贸易中,在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基础上得以产生的。
    由此看来,张燮飞说,闽商文化具有天然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要把闽商文化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进文化,为海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
    他也注意到,以福建为代表的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积极参与了8至14世纪的亚洲经济圈以及16世纪以来的全球化的构建活动。在此期间,海神妈祖信仰标志着福建的区域文化融入了中央的主流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文化向海洋文明转型提供了内在的原动力。这一点对于今天恢复、完善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色彩依然弥足珍贵。

主旨:加强闽商文化研究

    因此,加强闽商文化研究,打造“世界闽商”品牌成为闽商文化研究院义不容辞的己任。闽商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陈营官表示,闽商文化研究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中华文明当代转型的现实需求;不仅仅是“海西”的建设需求,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需求;不仅仅是福建区域文化的彰显,更是中华文明多元化的需求。加强闽商文化研究,这是一件造福中国人的文化事业。
    据介绍,“闽商文化研究院”将从“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两个方面来进行“闽商文化”的研究、推广:一方面,以学术论文、专著以及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将“闽商文化”向学术的深度挖掘,将其构建到中华文化的知识谱系、教育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最可靠的闽商文化支撑,以闽商电视政论片、电视剧、小说等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向公众传递“闽商文化”,以期改变普通民众对商业、闽商的观念。
    张燮飞对“闽商文化研究院”明确提出了三个层面的目标:近期目标,为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准备好相关资料。为推出一部能够充分反映闽商精神的数集电视政论片,负责该片的文稿资料;承担筹备“第一届闽商国际研讨会”的具体任务。
    中期目标,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广泛联系福建省内外、海内外学者与闽商,将“闽商研究”打造成福建省的金字招牌,并在海峡两岸、海外华人华侨中引起深刻的精神共鸣。
    远期目标,在充分梳理闽商的精神以及经营理念之后,协助筹建以弘扬闽商精神为主旨的“海峡闽商国际商学院”。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要努力发挥“闽商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四大社会功能:对闽商自身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对推动海西建设提供先进文化支撑,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支持,对丰富中华文明的多样性的支持,以期获取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
    对于2010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张燮飞表示,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在启动各项筹备工作之后,将积极主动协调配合闽商文化研究院做好闽商文化研究工作:一是进行一次闽商普查,顾名思义就是对闽商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省内外、海内外这两个不同空间的资料进行一次收集、整理,全面准确地把握闽商的历史与现状。二是帮助整合福建闽商研究力量,汇聚集成已有研究成果,为闽商文化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基本资料和研究基础,为闽商文化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而共同努力。

新闻来源:闽商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7-28 11:41:4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