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让福清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作者:林侃 毛晨熙
猪场标准化犹如花园

    沿着水泥浇灌的山路漫步,两边是挺拔漂亮的巨尾桉和大叶相思树,放眼望去,远处漫山种满各种果树,结满果子的龙眼树尤为显眼;走进林子,休息长凳、圆桌等休闲设施应有尽有,凉爽的山风从苍翠的竹林掠过,送来阵阵清香……
    这不是自然景区,亦非度假村,而是福清丰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园式猪场”,是一个年产5.5万头健康瘦肉型优质猪苗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养殖基地,也是福清5家地市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之一。丰泽的猪舍干净整齐,毫无臭味:喂食系统全自动化,饲养员通过电脑控制,预设时间段,通过传送带将饲料送至猪舍,12分钟就可全部喂一遍;每头猪根据繁育情况决定喂食量,用刻度槽细化控制;猪舍为恒温,全年维持适合猪生长繁育的最佳温度——25℃到26℃;猪舍装有自动通风设备,能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空气,自动淋浴系统可随时给猪洗澡。公司还投资2600万元引进了母猪妊娠测定仪、无针头注射器、气体喷雾消毒设备等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配备……由于生长环境舒适,品质优良,免疫情况好,生猪从出生到出栏能比同行提前10-20天,能节省约十分之一饲养成本。
    “我们的猪苗售价比同类仔猪高30元,还供应不求,客户要提前1个月才能预订到。”公司老总洪五一介绍,尽管今年猪市不太好,但由于示范区严格执行国家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实现零排放、无公害,丰泽的猪质量稳定、品质优良,十分畅销, “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这一切”。
    自2006年公司被列为福州市首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后,公司就积极推广自己先进的养殖经验,吸引了不少同行前来“拜师”。“省内乃至江西、广东、浙江等地一些养殖户来实地察看后,都用我们的养殖模式进行猪场改造。”
    在标准化龙头企业带动下,福清市以猪禽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畜禽养殖户2667户,全年出栏生猪140万头、家禽1100万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农业标准化堪比台湾

    “普通火龙果甜度在8到10度间,但我们种的‘台农3号’甜度可达17度,和甘蔗一样甜。”
    说这话的,是福清星源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礼明。几年前,由于种植的水果都是“大路货”,每到收获时节,他们都得为销路发愁。从台湾引进火龙果精品“台农3号”,并按“台湾模式”实施标准化种植后,火龙果品质优良,销路看好,一上市就被定购一空。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福清三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标准化生产走在同行前列,“我们最初也是从台湾引进火龙果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流程,不同的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从土壤改造、空间利用、授粉方式、营养成分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良,并实现标准化生产”。
    2005年,三华的火龙果被列入我省地方农业标准。如今,不仅生产的无公害、优质火龙果市场走俏,引来了日本客户前来合作,欲高价包销公司产品运销香港;同时,示范区带动了周边1.5万亩耕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当地粮食、蔬菜、水果的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
    “福清农业的标准化处处可见‘台湾影子’。”福清市委农办副主任张文介绍,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台湾农业品种600多种,种植面积近7万亩。
    据介绍,福清农业打上台湾印记是始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这个由著名侨商林文镜在家乡福清洪宽创办的园区,创办伊始便着力引进台湾优质农产品,全力拓展对台农业合作交流。2005年,有关部门决定在园区基础上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过4年多的发展,创业园已签约61个项目以上,总投资超8304万美元。
    由于台湾现代农业起步早,管理模式先进,标准化程度高,福清与台湾农业的无缝对接迅速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福清品牌化经营和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该市已形成总面积17.2万亩的枇杷产区、龙眼产区和台湾名优水果产区三大果带、培育出以江镜、海口、新厝三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要基地的高优蔬菜生产优势区,和以沙埔为主的近万亩大棚瓜菜生产设施农业示范区。在此基础,已建成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5个福州市级示范区,三级示范区数量占整个福州市近1/3。

“福清品牌”引领标准化之路

    “实施生产标准化,目的是要打造福清农业的品牌。”福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福清市农口各部门、质检部门和科技部门一道为推动农业标准化,打造属于福清的农业品牌,巩固农业大市(县)地位,引导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生产规范标准。如火龙果、西芹等省级地方农业标准、《咸鸭蛋》等企业标准、《瘦肉型猪标准综合体》等福州市级农业技术规范……这些标准包含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生产全过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为发展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和创汇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福清阳光食品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是目前我国唯一有能力进行设计、制造成套蛋品自动化设备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蛋品腌制技术研究方面全国领先。公司建立的“六统一”蛋品安全控制模式是全国蛋品安全控制之典范。该公司已实现了连续13年出口美国零事故,并在“蛋品苏丹红”事件中经数百次检测全部合格。同时,公司参与国际蛋品标准制定也为“福清品牌”赢得声誉,其被国家权威部门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再次证明企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实施标准化树品牌战略后,除三华、阳光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还有6家和4家企业分别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与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26家企业上榜福州市龙头企业。此外,福清市还有40多家农业加工企业通过ISO9000、HACCP及欧盟认证,都盛等7家企业的15个农产品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4家企业的31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这些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起步早的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了近10万户农户发展生产。 
    采访中,记者从福清市“十一五”农业标准化工作目标上看到,该市力争到2010年,在全市建立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制定、修订10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覆盖全市的主要农产品、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福清农业的标准化步伐正在加速。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7-10 00:51:17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