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打造清水祖师特色文化品牌

作者:谢文哲 郑金彬 吴敏静 张晓鹏 张晓斌 叶景灿

    清水祖师文化是安溪的特色文化品牌,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2008年,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以蓬莱为核心的旅游中心区”的战略构想;在今年全县三级干部会上,县委、县政府又把弘扬清水祖师文化作为茶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加快建设以清水岩为核心的旅游体系,提升茶乡文化软实力。围绕弘扬清水祖师文化,蓬莱镇将2009年定为“清水岩景区提升年”,从硬件建设、环境整治、朝圣服务、宣传文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清水岩景区建设、管理、服务,大力打造清水祖师特色文化品牌。

景区建设  提升品位

    记者在国家4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清水岩采访中,看到景区游人如织,秩序井然,展示一种佛国圣地的祥和与安宁。清水岩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完善清水岩景区的服务配套设施,正在规划建设清水岩度假山庄。清水岩度假山庄规划占地面积220亩,总投资5亿元,计划建成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商贸会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休闲娱乐场所。目前,清水岩度假山庄已完成征地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
    清水岩度假山庄建设项目是“清水岩景区提升年”建设项目之一。
    “清水岩景区提升年”项目涉及硬件建设、朝圣服务、宣传文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内容,将整体提升清水岩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对外形象。
    硬件建设方面,启动8个项目,包括清水岩度假山庄、清水岩大道建设(美滨至鹤前段市政道路1公里)、清水岩旅游服务区、清水岩进出公路弯道拓改和部分路段加宽、岩山造福工程、清水岩涉台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海会院扩建、金炮台改造等,总投资近4亿元。同时,将大力整治景区环境,做好大景区入口标志建设,景区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朝圣服务方面,将组建旅游服务公司,开发祖师斋面、清水岩素饼、甜点,筹备举办多场普佛法会、传灯祈福会,策划推出许愿树、“一生缘、同心锁”等朝圣旅游服务产品。依托现有资源,开辟朝圣点,规范清水岩朝圣流程,拉长朝圣线路等。
    宣传文化方面,包括成立清水祖师慈善基金会,编印清水祖师文化系列丛书,继续做好《清水岩志》修编,制作景区宣传挂历、DVD宣传专题、宣传小折页、导游手册等,提升清水岩的形象。今年来,清水岩管理委员会为全面搜集整理清水祖师文化,向海内外社会广泛征集清水祖师传奇故事,征集内容包括清水祖师生平事迹、民间传说、现代“感应”小故事,以及清水岩景区各景点、清水祖师分炉、分庙的奇闻趣事等。目前,管委会正对征集来的文稿进行整理加工,将编印《“感应”——清水祖师现代感应故事选编》等清水祖师文化系列丛书,弘扬清水祖师文化。
    采访中,蓬莱镇领导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以蓬莱为核心的中部旅游集中区”重大构想,为提升清水岩景区的人文品位、打造清水祖师特色文化品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蓬莱镇将通过开展“清水岩景区提升年”活动,进一步丰富清水祖师的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清水岩的对外影响。

文化交流  打响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地分炉的清水祖师庙有近千座,分布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清水祖师文化信仰者近5000万人;其中仅在台湾分炉就有近200座,信众1000多万人。
    近年来,清水岩管理委员会积极发挥清水祖师特色文化品牌优势,不断挖掘、整理和弘扬清水祖师特色文化,提高清水岩的知名度,吸引广大海内外清水祖师信众回乡寻根谒祖、文化交流等。 
    2005年,清水岩成立安溪清水祖师文化研究会,定期出版《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期刊。2005年9月,与台湾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总会理、监事会参访团,在清水岩举行“海峡两岸祖师文化交流座谈会”,就清水祖师文化信仰的发源、传承和弘扬光大等方面问题,作了深入交流探讨。2007年9月,成功举办清水祖师文化交流座谈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的清水祖师分炉、分庙信众代表50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如何进一步弘扬清水祖师文化,促进海内外乡亲联谊,并倡议筹备成立海内外清水祖师文化交流联合会,构建清水祖师寺庙联谊网络。2008年,清水岩组团参加厦门清水祖师分炉清水坛30周年庆典暨“2008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研讨有关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民俗文化交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发展。几年来,台湾基隆大德庙、台北三峡祖师庙、淡水清水祖师庙等祖师分炉,纷纷前来祖庙进香谒祖,增进联谊。
    如今,清水岩不仅是朝谒清水祖师的圣地,也是清水祖师文化学术研讨研究的重要基地。清水祖师文化学术研究已成为一种国际性学术文化活动,除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不断掀起清水祖师文化研究热潮外,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研究清水祖师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
    2008年,清水岩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涉台文物工程之一,并成为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首批启动的15个涉台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清水岩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旅游  实现共赢

    今年“五·一”期间,清水岩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游客量是历年来最多.随着蓬莱旅游中心区的建设,作为中心区龙头的清水岩,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瞩目,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清水岩风景旅游区以清水岩寺为主体,融自然、宗教、园林以及娱乐设施为一体,景区内奇峰耸秀、鸣泉清澈、古木参天,且长年云雾飘渺,仿若“人间天上”,故享有“蓬莱仙境”的美誉。经过千年的开发建设,清水岩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岩上遍布奇闻巧趣的景物和珍贵的文物史迹达80余处。清水岩祖殿是清水岩寺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帝”字形外观构筑体式在全国寺庙之中独一无二。
    采访中,一位来自海外的游客高兴地告诉记者:“清水岩景区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清水祖师文化更是浸透在景区的一草一木里,每走到一个景点,就有一个有关清水祖师的传奇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清水岩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全省百佳诚信旅游企业、福建省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几年来,清水岩发挥品牌优势,注重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拓展旅游市场。
    在经营运作上,清水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区域联动发展。与省内外旅行社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各地旅游交易会,邀请外地考察团来景区考察,开辟新的客源市场。2008年,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105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相关链接:

    清水祖师生于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37),原名陈荣祖,法号普足。宋神宗元丰六年,安溪大旱,蓬莱人延请祖师设坛祈雨,不久果沛甘霖,乡里人热情邀请清水祖师长驻蓬莱。祖师到蓬莱之后,弘扬佛法,募缘造桥筑路,义诊施药,还远赴他乡为人治病驱疫、祈雨驱灾,当时声名远播于泉、汀、漳等地。宋徽宗建中靖国九年,祖师端然坐逝,修得正果。因其神灵显赫,先后被敕赐为“昭应大师”、“昭应广惠大师”、“昭应广惠慈济大师”、“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等徵号。
    清水祖师一生谨遵“多行善事”、“以物济世”的宗旨,致力于施医法药,普救贫病,修桥造路,造福百姓,是真、善、美的化身。近千年的香火传承,使清水祖师誉满海内外,与妈祖、保生大帝并称“雨神”、“海神”、“药神”,成为闽台三大民间信仰。清水祖师的普遍崇奉,使祖师文化逐渐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同信仰、成为联结乡情的桥梁和纽带。

首批15个涉台文物保护项目启动

    昨天,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包括中国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等涉及十余个省份的千余处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其中,施琅宅祠墓等15个项目为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整个工程预计5年内完工。
    经过两年实地调查,国家文物局共登记了涉台文物1354处,其中超过一千处文物在福建、北京、重庆、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也有大量分布。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涉台文物是指与台湾亲情、血缘、情感等方面联系密切的文物,它们在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包括证实十几万年前东南地区古人类迁徙路线的福建万寿岩遗址,承载着两岸共同记忆的中国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及深受两岸民众喜爱的作家林海音、三毛故居、祖居等。 
    首批启动的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包括:昙石山遗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芦山堂、东山关帝庙、白礁慈济宫、林氏宗祠、天一总局旧址、陈元光墓、施琅宅祠墓、泉州天后宫、清水岩、汀州文庙、平海天后宫、李纲祠、古田临水宫。

新闻来源:安溪乡讯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7-31 16:51:5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