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绘就开发区发展新蓝图

作者:赖文忠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对福建省开发区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做出新的部署。
    开发区是福建省产业和外贸进出口的重要支撑力量。数据表明,去年福建省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22.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5.02%,工业增加值占全省43.1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4.87%,外贸出口占全省54.31%。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的《意见》和福建省的《实施意见》,都提出对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的拓展提升,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

台商投资区 福州厦门扩区 泉州漳州新设

   
根据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各设区市基础性工作的进展情况,福建省近期将重点做好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设的申报工作。同时,指导莆田和三明设立台商投资区的前期工作。
    福州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发。根据方案,我省将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43.01平方公里。其中,罗源湾南岸区域(连江县大官坂)规划面积20.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罗源湾北岸牛坑湾片区规划面积8.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和港口物流业;罗源湾北岸松山片区规划面积14.4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厦门现有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95.22平方公里,区内可供建设用地基本开发完毕。我省拟把台商投资区扩大到厦门全市,并争取全市享受经济特区的各项政策。岛内重点发展地区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岛外主要作为制造基地。
    拟新设的泉州台商投资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为光电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高端研发服务中心等。同时,规划控制范围扩大到200平方公里,包括惠安县的洛阳、东园、百崎、张坂4个乡镇,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
    拟设立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龙海角美镇,与海沧台商投资区接壤,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38.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消费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光电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

开发区 福州福清扩区 泉州漳州升格

    福建省将推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东山湾开发区整合,并推动泉州经济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设立,是我省最早设立的开发区,目前土地开发基本完成。为发挥老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拟扩大到毗邻的琅岐岛,扩区面积18平方公里。园区分为电子信息及临港新型工业区、海洋新兴产业区、研发服务贸易区。
    融侨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9.8平方公里,根据方案,将扩大到江阴开发区、洪宽工业村、新厝镇,扩区面积合计49.93平方公里。扩区后,江阴和新厝重点发展电子、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洪宽工业村重点承接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移。
    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批准设立。为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品牌效应,我省将在开发区现有10.2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划入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土地21.22平方公里,并更名为“漳州东山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后,东山片区以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和对台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古雷片区着重发展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

海关特殊监管区 推动平潭设区 布点“无水港”

    根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省委、省政府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的要求,福建省将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
    根据方案,福建省将整合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福清(江阴)出口加工区和江阴港区的部分区域,设立福州保税港区,实现“三区合一”,由一个管委会按“一区多园”模式进行管理。简化厦门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和东渡港区之间货物往来的通关手续,统一闸口管理,逐步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海沧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福州(马尾)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并与临近的空港、海港、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联动发展。
    福建省将推动把福州平潭主岛(海坛)全岛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全岛开放,但不围网隔离,享受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免税、退税和保税政策,并争取更加优惠的政策。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福建省将在泉州台商投资区、莆田湄洲湾港区和罗源湾港区适时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闽台产业合作。
    方案还对福建省无水港的布局、建设和定位作出了详细规划。在闽南晋江(铁路货运站)建设“无水港”,吸引晋江、周边县(市、区)和周边省份企业将货物出口到“无水港”退税、集拼后,通过铁海联运直接运抵港口出口,实现进出口货物在沿海港口与“无水港”之间直接流通。在西部龙岩、中部沙县、闽北南平等铁路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无水港”,构建周边省份物流配送中心,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发展,通过铁海联运,拓展港口货源腹地。鼓励物流企业在江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规划设立“无水港”,吸引中西部地区的货源从福建省中转进出口。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11-03 18:08:5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