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洽会“新宠”看中国引资结构之变

作者:胡苏 华晔迪 王希
  沈阳铁西区成为第十四届投洽会明星城市,河南主办主宾省系列招商活动,新疆阿拉尔、五家渠两地联合召开投资优势推介会,以新兴产业为主的上百个精品项目专场路演……中西部、新兴产业成为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的“明星”元素。
    分析人士认为,投洽会上种种迹象传递出明显信号:中国吸引外资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革,新兴产业、中西部或将成为内外经济发展方式最佳结合点。

招商引资会上的“新宠”

    8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投洽会举办阿拉尔市、五家渠市专题招商会,吸引了加拿大卑诗省工商贸易代表团、中澳企业家联合会代表团等13个团组的近80名海内外投资者到会。
    会间,美国新泽西福建同乡会会长刘伟对风能、太阳能资源丰沛、但当前其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的新疆产生浓厚兴趣,他告诉记者,新泽西州的绿色能源产业在全美排名第二,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优势突出,新泽西在洁净能源方面的优势能帮助新疆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新疆环境更加清洁,双方具有很大合作空间。
    同时,“新泽西还是美国的‘药谷’,全美十大医药公司有七家总部在新泽西。”刘伟说,而西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具备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如果双方合作,前景也将非常灿烂。
    事实上,看好中西部地区引资潜力的,远不仅仅是来自美国的刘伟。
    成立仅仅80天,重庆两江新区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已初步显现。8日,首次亮相投洽会的两江新区受到海内外资本热捧,达成签约项目18个,涵盖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项目总额达到321亿元。这个今年6月挂牌的新区,已吸引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考察投资。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负责人透露说,从近两届投洽会的项目对接成果来看,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区域分布,中国招商引资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本届投洽会上,涵盖新能源、环保节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一百多个精品项目,参与现场洽谈对接。一时间,软银资本、纪源资本、和通创投、海纳亚洲投资等近二十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超过百亿美元的资金蜂拥而至。
    事实证明,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具有高新技术背景的产业领域正在成为世界资本的“新宠”。

引资结构之变从何而来?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7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达1.05万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资本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吸收国际资本第二位。
    就在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的今年上半年,中国又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1%。
    “值得关注的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成份’,正在发生变革。”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建忠教授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资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宝贵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制造业优势正在一步步丧失。
    黄建忠说:“无论是民企、国企还是外企,都面临同样的转型升级压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终将被淘汰。”在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土地、生产资料之外,未来中国继续保持对外资吸引力的优势何在?这是从中国政府到民间正在思考的一大议题。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7日在厦门出席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开幕式时指出,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中国,正在把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同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对此,参加投洽会的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红专深有感触,“北京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将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上就体现了‘结合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
    本届投洽会北京共带来65个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开展第一天,就已有两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过100亿元。
    “北京已从过去招商引资来者不拒逐步转变到目前有清晰明确的引资定位和选择。”王红专透露说,北京此前就曾婉拒并不适合目前发展定位的化工类行业企业进入,对于高端制造业北京则持欢迎态度,比如近期引进的奔驰汽车。

新兴产业、中西部或将成为内外经济发展方式最佳结合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后危机时代的跨国资本流动现状,也正在发生着类似变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0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与服务业和初级部门相比,制造业FDI近期进一步减少,且这一趋势不太可能发生逆转。
    报告同时,预测全球FDI前景,认为流向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资金将不仅投向价值链中最具劳动密集型特点的部分,而且还日益投向技术密集型特点较突出的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考虑外资投向变化,把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同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新兴产业、中西部,正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结合点。”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说。
    德勤全球CEO奎励杰在厦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正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外资投入。同时,寻求经济转型也是中国政府积极寻求的发展方向。中国要想推动制造业走到价值链上游,就需要更多高新技术,而外国投资就是带来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表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的高端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服务业引资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引进外资的方式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将从原先的大量集中于加工制造业转为向制造业两端,即设计研发和服务营销领域聚集。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部分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领域,依然存在对中国设置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此间业界人士纷纷指出,世界各国应准确把握“中国机遇”,持续消除各种投资保护主义倾向,在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实现与中国的互利共赢。

新闻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9-09 09:13:3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