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换挡提速”

作者:王敏霞 潘园园 阮锡桂 戴艳芳
  编者按:“十一五”完美收官,五年辉煌成就,让福建发展站上新的起点;“十二五”蓝图绘就,美好未来黄金机遇,召唤我们谋求新的跨越。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和五大战役现场,深入报道各地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的经验和做法。今起,本报推出“跨越发展八闽行”栏目,敬请关注。

    “我们保证,年底前建成,春节后开工生产。”望着5栋高高耸立,已经封顶的厂房、综合楼和宿舍楼,梅花伞业新厂区建设项目负责人王为跋信心十足地说。该项目是晋江市五大战役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新增16条国际先进的晴雨伞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晴雨伞出口生产基地。
    在我省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连续17年“领跑”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如何继续领跑?晋江的答案是:主动求变,蓄势突破,打造“双引擎”集聚加速度,奋力“换挡提速”。一方面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现代管理和资源整合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光电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拓展提升开发区。历经创牌、营销扩张期之后,品牌众多的晋江制造业进入增强内生力的资源整合阶段。晋江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打响了“开发区拓展提升战役”,新增征地1.87万亩,全面拓展晋江经济开发区,完善园区布局,规划功能定位明晰的“一区九园”,为企业增产升级提供平台,提档升级留住资金,引导企业把上下游产业链引入晋江,在本土构建品牌产业园。
    在全国已拥有3000家门店的柒牌,正在英林工业园加紧建设柒牌时尚中华产业园,除引进5条欧洲先进高级西服生产线,还将建设全国物流仓储中心。明年8月投用后,柒牌不仅产能翻番,还将实现全国统一配送。
    除了柒牌,恒安产业园、利郎工业园、361度工业园等也正加紧建设。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321家,170家投产。
    “工业园这种集约化工业开发模式,有利于解决产能不集中、运营环节外移等难题,将推动企业由分散到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引领晋江新一轮经济发展。”晋江市战役办副主任、科技局副局长陈聪鹏说。
    据介绍,今年1至9月,晋江共引进工业项目9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8个,全市亿元企业总数达27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2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1.4亿元,同比增长21.2%。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加快实施技改是抢占行业话语权的重要法宝。”晋江市领导介绍,今年,晋江市扶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81个,计划投资36亿元,以尽快推动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此外,晋江市还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在本土设立销售中心,加快上市步伐。目前,已经有安踏、九牧王、利郎等142家企业在晋江设立销售中心,增加纳税额3.9亿元。今年初以来,新增上市企业6家;恒安、优兰发、海东青等上市企业返程资金加快在晋江投资。
    在整修完善传统产业这台“主引擎”外,晋江还努力打造光电产业等新兴“引擎”。
    近年来,晋江把发展光电、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高标准发展,集聚式推进,先后引进金保利能源、冠科光电、晶蓝光电等光电产业龙头项目,并吸引了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着力培育产值超千亿元的光电能源产业集群,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新跃升发展蓄势。
    “生产设备早已到位,台湾的科技人员也联系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蓝光电董事长蒋宗民介绍说,一期主体工程已提前封顶,明年初可正式投产,“第一年的产值可达20多亿元,三年后可达95亿元。我们只是‘抛砖引玉’,一定会有更多的光电企业会来晋江落户。”
    在最近揭晓的全省县域经济评价结果中,晋江不仅位列2010年度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第一名,更居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市)榜首。在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晋江继续领跑。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12-03 16:03:39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