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推动临港经济跨越发展

作者:苏水良
———访中共莆田市委书记杨根生

     
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271.6公里,海岛岸线长262.9公里,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其中湄洲湾被誉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
    据了解,莆田市近年来依托海岸线长、区域湾多水深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港口经济和海洋产业,致力打造宜居宜商的湄洲湾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为此,记者近日专访了莆田市委书记杨根生。
    杨根生说,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海湾是莆田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也是莆田市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开发好“三湾”资源是莆田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近年来莆田紧紧围绕“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推动新一轮加快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实现根本性跨越,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临港产业突破性发展,城乡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品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全面启动,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这些成就为莆田“十二五”时期发展和“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根生还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市委、市政府还特别提出了“建港口发展物流业,建基地发展临港工业,建企业发展海水养殖”的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加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若干意见》、《莆田市“十一五”临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了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向海洋和海岸线推进。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以海洋渔业、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药业、海港能源产业为主题的海洋产业已初现端倪,包括LNG天然气、妈祖城、林浆纸业一体化、30万立方米中心油库、25万吨级散货码头、燃气电厂、修造船厂、港口构件预制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设。与此同时,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福厦高速公路复线、滨海大道等重要交通项目陆续推进,以“两港一城”为龙头的港口城市联盟和以“三湾两岛”为载体的海湾产业群体正在迅速形成。通过海陆联动以及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等运输干道的兴建,莆田市将城市交通与港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进入内地争取资源。莆田有希望将腹地纵深扩大至湖南、湖北及京九铁路沿线的广大内陆区域。
    依托妈祖文化,发展港口经济,也是莆田建设宜居港口城市的特色。杨根生介绍说,湄洲湾的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和妈祖祖庙所在地。自唐代以来妈祖文化影响日益深远,全世界现有5000多座妈祖庙,2亿多妈祖信众,台湾近三分之二民众信奉妈祖。近年来,莆田市通过妈祖文化旅游节、“天下妈祖回娘家”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台胞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每年莆田接待朝圣妈祖的游客120多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就有12万到13万人次,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莆田市还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吸引了更多的台胞来莆田投资兴业。台资企业在莆田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热络,妈祖文化将在莆田乃至福建的经济发展中,在两岸交流文化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今迈步从头越。杨根生最后说,如今的莆田生气勃勃,充满着和谐向上的势头。今后几年,莆田市将围绕“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崛起,形成海峡两岸重要的钢铁基地和矿石中转基地、东部沿海最大的木林加工贸易基地、亚太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油品储运基地、国家级LNG战略储备基地和电力供应基地、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海峡两岸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努力把莆田市建设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和能源基地。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11-13 23:46:3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