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成为安溪“富民产业”

作者:苏水良 刘立春
    “安溪茶农是中国最幸福的农民,茶叶改变了安溪农民的生活,也改变了安溪农村的面貌。”这是2008年5月8日—11日,中国茶都——安溪举行的“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媒体采风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对铁观音“富民产业”发展作出这样的总结。
    2007年,安溪县产茶五万吨,销售产值高达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81元,其中茶叶收入达3100多元,占到53%,铁观音无疑成为安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这是安溪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推行一系列 “茶业富民”战略 的结果。
    “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媒体采风活动的启动,本报记者深入安溪县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交易市场、茶业农业企业及部份茶农家中进行采访,与安溪茶业近距离、全方位接触。

铁观音的独特

    安溪产茶始于唐朝,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据史料考证,铁观音就是在清朝年间(1725—1736)于安溪县西坪镇被发现并命名的。
    关于铁观音的起源传说,安溪口耳相传的有两说法,一种是发生在南岩村的魏说,清朝雍正年间,观音在托梦中给魏荫是这么说的:“承蒙汝及乡人身诚意善之心,吾今赐予一棵摇钱树,采之不完,福泽乡野。”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月德说。而福建省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则说,是王氏先人、进士王士让是在尧山村发现独特的铁观音茶树,这是在尧山村的王说。而这两个村都属于安溪西坪镇。
    安溪铁观音的功用也很多。据了解,铁观音不仅可以促进人体健康,还具有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安溪铁观音之所以独特,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铁观音的生长对土壤、海拔、积温、降水、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铁观音适合生长于海拔300—1000m之间,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雾多,漫射光多,温度适宜,铁观音才能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从而形成独特的铁观音品质;铁观音还要生长在中性偏酸、富含化学微量元素的红黄土壤中。安溪县地处北纬20°50′—25°26′,东经117°36′—118°17′,境内多山,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温度18℃;年降雨量1700—1800mm,相对湿度78%以上;山地土质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因此,非常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构成了安溪铁观音培育、生长的自然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在栽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品质最好的铁观音仍然只能生产于青山绿水的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安溪县。
    安溪铁观音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大庆认为,安溪铁观音的特定品质不仅来自于其特殊、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来自于其严格的采摘要求、制作工艺及审评方法。安溪铁观音茶叶最适合于午后进行采摘,这时其鲜叶中含水量最适宜进行加工,而采摘标准为二至三叶开面采摘为佳,不能含有露水,应避开强光高湿闷热天气。安溪铁观音制作要严格经过“三大阶段十道工序”的传统制作工艺方能精制而成。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发酵阶段,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要有具有丰富制茶经验的专业人士依靠看、闻、触等感觉来判定铁观音的发酵程度;成品的安溪铁观音茶还要经过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四大感官的审评判定后方可上市销售。在这块独特而神奇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安溪铁观音,因其独特而优良的品质而被誉为世界名茶。

一“叶”兴百业旺

    “满茶树满山金”,铁观音成为安溪茶农改变命运的摇钱树。
    据了解,安溪110万人口中,涉茶人口80多万人,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店)、茶艺馆有3万多家,仅茶叶营销人员近10万人,形成闽南流域、广东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北三省四个主要销售区域;产品出口到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安溪这支庞大的茶叶供销大军,正在不断加速开拓着国内国际茶叶市场,为安溪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势力。
    安溪县有茶园50万亩,主要分布在内安溪,其中感德、祥华、西坪、长坑等10个乡镇种植茶园面积在1万亩以上。长坑乡玉美村的茶农苏志都告诉记者,2007年是个丰收年,全家五亩多茶园,换回了近14万元的毛收入,在安溪县像苏志都这样因茶致富的茶农不在少数。长坑乡党委书记刘金进盛赞道,铁观音是天赐神树,安溪是神奇的大地,在这片神奇飘香的土地,每天都在创造和诞生希望。
    在感德镇槐植村,茶农陈清元介绍说,现在整村家家户户采茶、制茶、卖茶,生产的优质铁观音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每年茶季一到,全国各地茶商纷纷慕名而来,街市乃至门户就会被茶商们挤得水泄不通,一间普通的店铺年租金就高达1万多元。感德镇党委书记陈钦洲告诉记者,两年多来,该村仅秋茶一季就使这个人口近万人的村子每人增收1万多元,全村总收入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
    中共安溪县委调研员、安溪县茶叶管理委员会陈水潮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渗透到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我们将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科技,生产茶饮品、茶食品、茶药品、茶用品,加快茶胺酸、茶咖啡碱的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茶业效益。
    陈水潮还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安溪就率先组建了茶艺表演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茶艺表演队已成为全国唯一正式编制的茶文化表演团体。同时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之一和福建特色的旅游线路,2004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5万人,旅游产值6.3亿元。此外,包装印刷业和茶叶机械也完成工业总产值3.42亿元,从业人员约1500人。
    中共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皆明介绍说,2007年,安溪县茶叶加工企业55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茶产业企业有2家,超千万的企业有30家,超500万元的企业有80家,这些大型重点企业成为支撑和拉动安溪茶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政府为铁观音发展保驾护航

    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大力发展茶产业,利用铁观音打响安溪牌。通过正确的引导,扶持茶企业发展,推进生产专业化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安溪“茶业富民”战略快速发展。
    安溪县人大副主任宋丽珍认为,“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已是安溪县委、县政府丰富茶事宣传形式的成功尝试。据悉,“安溪铁观音神州行”至今已举办五次,分别是2005年6月和11月,2006年11月,2007年6月以及10月,行程遍及汕头、广州、深圳、长沙、北京、济南、西安、成都、武汉、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兰州和昆明等16个安溪铁观音主销城市,在各个主销城市举办了声势浩大茶事宣传活动,被誉为茶界旋风,在全国引起轰动。
    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坤城介绍说,为促进铁观音健康发展,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组织制定了安溪铁观音和安溪乌龙茶的系列地方标准、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及其标准样品等11个标准。2003年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将安溪铁观音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4年7月获得批准,之后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建立了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数码防卫中心,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使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先后有3批共44家企业获得批准使用专用标志。2004年安溪县建设了“泉州市茶叶质量检验站”,2005年升格为“福建省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5年检测茶叶产品达912批次。
    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灿辉告诉记者,目前安溪县正在加快筹建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已添置进口设备,正在准备通过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规定的茶叶检测项目的认证工作,为铁观音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中共安溪县委书记尤猛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安溪县生态茶园已达到12万亩,茶产业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安溪创下县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总产值、受益人口、茶农平均收入、茶产业配套程度等多项全国第一。尤书记还说,铁观音作为安溪县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列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一号工程”, 将实现富裕安溪茶农的目标,安溪铁观音也从此迈开谱写新篇的步伐。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5-11 02:19:0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