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海西绿色石化城的崛起启示录

作者:刘昭暄 郑伟伟 肖咸强
  建区以来,泉港区按照“三年打基础、六年上规模、十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基地”的发展构想,不断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并成为区域主导产业。该区规划了24.5平方公里的泉港石化工业区,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目前,石化工业区已开发面积近10平方公里,投产石化企业57家,今年石化产值预计将突破600亿元大关,在全省石化产业中牢牢确立了龙头地位和支撑作用。
    今年来,随着福炼一体化的全面投产,泉港石化基地已基本实现“六年上规模”的第二步发展目标。与福炼一体化产品对接的1,4-丁二醇、东鑫石化环己酮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10万吨/年丁苯橡胶、5万吨/年顺丁橡胶等一大批项目全面动工,依托苯-尼龙产业链、碳4综合利用、聚碳酸酯(苯酚丙酮)产业链、碳5碳9综合利用等4条产业链洽谈签约石化大项目19个总投资235亿元,石化工业区规划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泉港区正朝着“十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基地”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奋进。今后一段时间,泉港区将加快12.9平方公里的南垦片区开发建设力度,力争至2020年形成年产值2000多亿元,年炼油2800万吨,乙烯200万吨,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各超100万吨能力。

大港口:全省三大主枢纽港 规划年吞吐能力超亿吨

    泉港区是规划建设中的海西三大主枢纽港——湄洲湾港的主体港区。拥有的国家一类口岸肖厝港距台湾基隆港178海里、高雄港194海里,已被列入对台直航点,是东南海上航线的一个辐射中心,港口的规划年吞吐能力超亿吨。
    十年来,泉港区已投入使用的码头泊位有万吨至十万吨级码头泊位8座,其中十万吨级泊位2座,今年预计完成港口吞吐量2400万吨,实现海关关税达80亿元。在建的泰山石化10万吨级码头及50万立方米仓储工程、东港石化5万吨级码头及8万立方米储运工程、富源石化5000吨级码头及27万立方米仓储工程基本竣工,肖厝作业区5-6号两个10万吨级泊位、方通化工5万吨石化仓储码头正在抓紧建设,另有鲤鱼尾作业区福讯5000吨级化工仓储码头以及肖厝作业区8-10号泊位等4个10至15万吨级的码头泊位等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这些码头全部建成后,肖厝港吞吐能力将突破亿吨大关,基本形成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杂货、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功能码头群,泉港将成为泉州亿吨大港的支撑港区、海峡西岸最大的油品和化工品仓储物流中心、海峡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和保税物流中心。

十年磨一剑

   
2010年12月28日,恰逢泉港区建区10周年。
    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觉得唯有“创业”二字才是这座石化港口新城的不二精神地标。
    创业,是这座新城共同的记忆。从400万吨炼油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石化总产值从64亿元到超600亿元,捧得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泉港)园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两块“国字号”品牌,被列入中国九大炼油基地之一,港口年吞吐能力超5000万吨,财政总收入从1.92亿元到74亿元,泉港人一路披荆斩棘,完成了从小渔村到大港口、大基地的十年嬗变。
    创业,是这座新城流动的血液。十年6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的基础配套投入,全面启动8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建设,全面实施绿色石化城规划,泉港人在大手笔打造一座千亿石化新城的同时,也在用细腻的笔法勾勒这座创业新城的独特气质。
    创业,是这座新城生生不息的动力。十年间,为服务石化基地建设,共征地征海近7万亩,拆迁房屋110多万平方米,动迁群众数万人,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却连续四年位居全市首位。毫无疑问,正是这组数据,最真实地记录了泉港十年创业的泪水欢笑、痛苦喜悦。
    现在,这座新城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泉港2.0时代”。建设全国九大炼油基地、福建十大新增长区域、十大千亿产业基地、海西三大主枢纽港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期待泉港带着十年创业的精神行囊再次出发,向着更加精彩的下一个十年奋勇前行。
    祝福你,泉港!

宜居城: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在前十年投入40多亿元城市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至2015年财政再投入30多亿元,带动民间投资60亿元以上。全面启动2.5平方公里的行政中心区建设,依托270多亩水域的锦绣湖,建设公园、文化中心、影剧院、广场等,全区城市化水平在2015年、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50%和71%,人口规模分别达22万和30万人。
    坚持“生态立城”理念,开展争创省级绿化模范区活动,加快推进锦绣公园、城市植物园、城市生态园林、笔架山森林公园等十大公园建设,实现“一镇一公园”、“一村一绿地”。

新蓝图:海西绿色石化城

    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五大战役”纵深发展、迎接建区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泉港区提出了“十二五”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即全力实施产业基地化、物流园区化、城市公园化、人居社区化、民生制度化等“五大战略”, 努力把泉港建设成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海西石化港口物流中心,东南沿海能源之都,宜居宜业生态和谐城市,实现“三年打基础、六年上规模、十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基地”的第三步奋斗目标。至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石化产值超过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1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630元,成为海西十大新增长区域的最亮点。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12-27 14:21:3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